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3期
编号:11605827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基本相同,脑水肿者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n=30)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30)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治疗组:轻型10例,中度16例,重型4例。对照组:轻型11例,中度16例,重度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基本相同,脑水肿者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 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血糖高者改用生理盐水),1次/d,疗程14 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5 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定[2]。从患者的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言语、面瘫、上肢肩关节与手肌力,下肢肌力及步行能力八个方面分别评定。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疗效:①基本痊愈:肌力5级,生活自理,恢复工作及操持家务能力;②显著进步:肌力在原基础上恢复1~2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③进步:自觉症状及客观体征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④无变化: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不足8分;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8分以上。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疗效:两组结果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可致患者智力下降、肢体瘫痪、失语等各种神经功能障碍,重者危及生命。因此急性期治疗非常重要。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脑血栓形成,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使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主要是扩张血管,保护脑组织,溶栓及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等。葛根素注射液是从葛根素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多年来经药理学、药效学及动物试验研究证明:①葛根素注射液有血管扩张作用,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病理状态下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动态变化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使缺血病灶得到血供,改善脑细胞成活率,促进脑神经细胞得以恢复;②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葛根素有显著的抗自由基氧化作用。可以抑制神经细胞的部分Na+内流,从而对抗Na+、Ca2+超载造成的细胞损害;③β受体阻滞作用,但相对较弱,临床以血管扩张为主,但β受体阻滞作用可以消除由于血管扩张而造成的心率反射性增加,从而减少缺血心肌的氧负荷[3]
, 百拇医药
    从本资料来看,30例中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且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从而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改善缺血区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保护脑组织,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有效率,降低了致残率。可见葛根素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周秀鹃,程蕴林,等.葛根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江苏医药杂志,2002,7(26):524-525., 百拇医药(刘春杰 董立珉)